thumbnail image
broken image

白水 SpringBao

白水是隱身巷弄中的出版社,販售自辦報紙與書籍,專注於視覺與攝影。

2025年成立白水空間,不定期舉辦展覽、講座與工作坊。

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12號

    • 白水 SpringBao
    • 商品 
      • 所有商品分類
      • 白水報
      • 攝影集
    • 文字作家
    • 現正連載作家
    • 空間展覽
    • 白水賞
    • Artist
    • 講座&工作坊
    • …  
      • 白水 SpringBao
      • 商品 
        • 所有商品分類
        • 白水報
        • 攝影集
      • 文字作家
      • 現正連載作家
      • 空間展覽
      • 白水賞
      • Artist
      • 講座&工作坊
    broken image

    白水 SpringBao

    白水是隱身巷弄中的出版社,販售自辦報紙與書籍,專注於視覺與攝影。

    2025年成立白水空間,不定期舉辦展覽、講座與工作坊。

    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12號

      • 白水 SpringBao
      • 商品 
        • 所有商品分類
        • 白水報
        • 攝影集
      • 文字作家
      • 現正連載作家
      • 空間展覽
      • 白水賞
      • Artist
      • 講座&工作坊
      • …  
        • 白水 SpringBao
        • 商品 
          • 所有商品分類
          • 白水報
          • 攝影集
        • 文字作家
        • 現正連載作家
        • 空間展覽
        • 白水賞
        • Artist
        • 講座&工作坊
      broken image
      • 白水賞 SpringBao Award<<報名請點(8/24截止)

        白水賞02開始!!

        一年一度的白水賞進入第二屆,本次徵選我們與台中的攝影單位小影廊和造影所在合作,擴大獎項,為厲害的勇者們提供更多挑戰自己的可能性,快來挑戰。

        本屆獎項:

        *白水賞

        提供白水空間個展機會一次。(作品製作費用由作者負擔)

        同時本屆白水賞02亦將選出多位入選作品,將製作白水賞02的白水報增刊(獲得白水賞、小影廊賞、造影所在賞與多位入選者皆能刊出作品,刊登作品將由白水編輯台選擇)

        評選著重對呈現出攝影的信仰。

        *小影廊賞

        提供小影廊空間個展機會一次。(作品製作費用由作者負擔)

        評選著重視覺觀點之獨特性。

        小影廊Knowphotogallery簡介:

        期望以「小」作為個體單位擴展對於知「曉」攝影的邊界,旨於分享、建立屬於攝影的獨有空間,讓更多觀者認識攝影細膩且深邃的視覺體驗,作為攝影者們持續創作的基石。

        獲選者將提供部份40x50,50x70 木框、專業展覽級燈源、藝術家拍攝形象照(免費)。

        *造影所在賞

        提供造影所在空間個展機會一次。(作品製作費用由作者負擔)

        評選著重在黑白攝影作品!

        造影所在 Undertones介紹:

        透過類比感受的空間,製造生活所需的影像工作室。除了有黑白暗房的銀鹽放相、手工沖洗底片,還有博物館等級的藝術微噴輸出,不定期會舉辦藝術創作工作坊。

        「用影像記錄生活,將日常承載到紙上,映照生活的所在」

        If I have anything to say, it may be found in my photos.


        提供的服務:客製裝框裱褙、藝術微噴輸出作品(需付費)。

        活動贊助:獲獎者使用展覽場地展出(免場地費)、投稿者每人2張藝術微噴照片(明信片尺寸)

        本次活動三個空間個展將會聯合開展,展出檔期預計安排在2025.12月至2026.1月-2月之間舉行,約為期一個月。

        投稿辦法:

        填寫以下基本資料表

        並將最多20張作品上傳雲端並分享給ww20240115@gmail.com

        上傳圖檔單張請在1.5mb以內。

        投稿作品不得有違反法律之內容,亦不得侵害第三人之權益,若因作品圖像涉及法律問題,損害侵害他人權益,法律責任由報名者負責,投稿表示同意此規範。


        徵稿時間:

        即日起至2025.8/24,結果將於9月底前公布。

        *如無適合作品本活動獎項得以從缺

        broken image

        白水賞01 獲獎者 - 謝雨潼/捷克風景

        謝雨潼是一名攝影師,1999 年出生於雲南省曲靖市。他的實踐聚焦於空間的探索, 關注空間中的人類活動,以及歷史,社會,政治對空間留下的痕跡。在布拉格電影學院學習期間,他進行了多種媒介的探索,透過錄影,裝置,現成圖片等媒介,討論身份,政治,遷徙,以及親密關係。

        捷克風景

        捷克人總會自豪地說,自己在歐洲的心臟。他們不位於東歐,而是中歐。中間是捷克的位置,在開放和保守之間,在歡愉和傷痛之間,在蘇聯和美國之間。捷克共和國就像斯柯達轎車,它運作良好,但是在大眾汽車和LADA汽車之間。中心的另一重意義是邊緣。在西歐的邊緣,也在東歐的邊緣。邊緣是地理界限的概念,也是一種無形的處境。從慕尼黑協定到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一直被困在邊緣。在天鵝絨革命之後,這種處境並未消解,而是以一種新的面孔悄然降臨。

        這組作品試圖討論全球資本主義對捷克共和國的另類衝擊。新自由主義的更替,作為受害者的自我認知,重複的邊緣化過程,透過對空間的塑造而得以視覺化。透過一個外來者的眼光,集體記憶的歷史創傷,社會工程的影響,重工業的痕跡,可疑的再開墾,性旅遊和其他邊境產業被揉捏在一起。它闡釋了人們如何與後工業時代的景觀共存,迎接不確定的轉型。

        Czech Landscape

        Czechs often proudly say that their country is the heart of Europe. They are not located in Eastern Europe but in Central Europe. The Czech position is one of being in between—between openness and conservatism, between joy and pain,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Czech Republic is like a Škoda car: it runs well, but it exists somewhere between Volkswagen and LADA. The center also carries another meaning: the periphery. It is on the edge of Western Europe, and likewise on the edge of Eastern Europe. This idea of the periphery reflects not just a geographical boundary but also an intangible predicament. From the Munich Agreement to the Prague Spring, Czechoslovakia was perpetually trapped in the margins. After the Velvet Revolution, this predicament did not dissolve but instead quietly returned in a new guise.

        This body of work seeks to explore the unique impacts of global capitalism on the Czech Republic. The neoliberal transition, the self-perception as victims, and the repeated processes of marginalization are visualized through the shaping of space.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an outsider, elements such as historical trauma from collective memory, the legacy of social engineering, the traces of heavy industry, dubious reclamations, sex tourism, and other border industries are intertwined. Together, they reveal how people coexist with the landscapes of a postindustrial era, facing an uncertain transformation.

      Powered By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若繼續,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